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咻一咻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支付宝成为了今年央视春晚唯一互动平台,而“咻一咻”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

支付宝成为了今年央视春晚唯一互动平台,而“咻一咻”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 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 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你觉得需要请哪国的老师来教?”戴不胜回答:“那必然得是齐国的native speaker啊。”孟子说:“虽然老师是齐国人,但如果周围都是楚人在讲话,你就算拿鞭子抽他,也学不会。” 虽然孟子的本意,是说君王之道,但这套理论,在后世可作为浸入式语言教学的最早例证。 在这个故事里,孟子在描述“周围都是楚人讲话”的语言环境时,用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众楚人咻之”。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叫做“众楚群咻”。 这个“咻”字做何解? “咻”是个拟声字,本意是喘息发出的声音,也指小动物发出的尖啸。孟子在这里,搞了一个地域歧视。他一直觉得楚国人讲的语言很古怪,曾明确表示“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鴃,指的是伯劳鸟,意思是楚国人说的是鸟语既然是鸟语,那么他们的语言风格,就只好用“群咻”来形容了。 在孟子眼里,“咻”这个字有点烦有点吵。 不过这个字,其实是非常有正能量的。 有这么一个古汉语词汇,叫做“噢咻”。最早的出处是《左传》,本写做“燠咻”,意为“厚赐”,引申为帮助安抚。后来以讹传讹,异写成“噢咻”,歪打正着地变成了一个象声词。 噢字这里不读ao,要读成郁;咻字要读成续。大家可以模拟一下发音。“噢”字的嘴要撅起来,“咻”字是气息徐进徐出,一嘘一呵,速度缓慢,腔调轻柔,像是一个人在耳边轻轻吹气,听起来令人非常舒心,让人油然升出一股暖意。所谓“嘘寒问暖”,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关于这个词,服虔有一个特别萌的注解:“若今时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咻,代其痛也。”——想象一下,小孩子病了哭闹,爹妈一边拍一边噢咻、噢咻地哄着,努力替孩子承受痛苦。这真是一条自带声音的解释…… 根据今人考证,这个解释有点望文生义。不过因为这个词实在太形象了,所以自诞生时起,便大受欢迎。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感慨年老:“自顾龙钟者,尝蒙噢咻之。”意思是我年纪老大不小的,总是被别人关怀抚慰。这“关怀抚慰”的姿态,恰好就是“噢咻”之声。 柳宗元在一封写给官员的感谢信里,也曾经用过这个词:“匡困资无,阖境知噢咻之德。”表扬这位官员经常资助那些贫苦的人,当地人一听见“咻——”,就知道他又来发红包关怀老百姓了。 从白居易、柳宗元开始,历朝历代名人都噢咻不断。文彦博有“将士安拊百姓,噢咻其疾痛,补完其疮痍”,海瑞有“体上天之意而噢咻之茕独”。张居正有“问民所疾苦,抚摩而噢咻之”。就连梁启超都用过:“北京公使会议,亦无不尽变其前此威赫逼胁之故技,而一出以温柔噢咻之手段。” 在这一系列的演化中,“咻”俨然成了一个温暖的字、一个幸福的字、一个代表了来自别人关怀和抚慰的字。一看见这个字,或者一听见“咻——”的一声,就知道必然有沉甸甸的好事和实惠临门。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qikandaodu/2021/0111/495.html



上一篇:浅谈外语教学的文学思维
下一篇:华东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通告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