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跨文化视角下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既是顺应时代而生,又是如今高校培养人才之需要。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课程设置要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既是顺应时代而生,又是如今高校培养人才之需要。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2007年,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目前跨文化交际在全国高校开设的情况来看,有的学校将此课程列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有的将其列为选修课或通识课,总之,它与英语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但这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远远不够,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本文就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谈谈如何从跨文化视角使用此教材。 二、跨文化交际 1.语言与文化的含义 现代语言学家对语言提出了各种定义,目前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是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体系。从其语言功能来说,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及表现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什么是文化呢?(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那么语言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动态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并能就该语言进行成功的交际。简单地说,大学英语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过去我们的英语教学常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是有区别的: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结构方面的能力,主要指对语言本身的认识能力,既包括语音、词汇方面,又包括句法方面;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使用语言的技巧能力和应变能力。语言能力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使用语言交际能提高语言能力。交际与文化密切相关,Kramsch(1993)指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交际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学习与目的语文化学习不可分割。束定芳(1996)指出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Oatey和Franklin(2010)也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完成的。因此,外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培养学好一门外语必需的文化意识,以及发现和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Hadley,2004:384)。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殷和素,严启刚,2011)。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介绍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都在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新视野教材文章主要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涉及了诸如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科技、体育、风俗人情等各方面,注重信息性、趣味性、时代感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绝大多数课文来自美国,文段中出现了大量的美国人名、地名、美国俚语、美国词汇、美国人的行为模式及他们的价值观。可见《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的内容大部分反映的是美国语境下的文化层面。 四、《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跨文化分析及应用 1.词汇导入与交际能力培养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至第四册每个单元都有AB两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都列举了单词、短语及专有名词。在讲解单词时,教师需明白单词意义之间的多重关系:①同义现象:方言同义:英式英语autumn和美式英语fall,lift和elevator,subway和underway等;文体同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3 Section A的最后一段,作者提到的“He has been gone many years now,but I think of him often”中的be gone表示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与此同义的有kick the bucket,die,pass away,go to heaven,decease等,但这些词在文体上有差异,有的正式,有的中性,有的非正式,pass away是die的委婉用语,在此可以进一步列举关于die的英语委婉用语,同时让学生回忆中国文化里表示“死”的各种委婉用语,促使学生从中比较中西文化;情感同义:如第一册Unit3 SectionB的第一段中的“An elderly man had collapsed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elderly是委婉用语,意为上了年纪的,外国人一般不说old man,而用elderly man代替,the elderly泛指老人,英美人士不太喜欢old这词,即使表示“我老了”,讲到statesman的时候,就要区分politician;搭配同义词:rotten tomatoes,addled eggs,rancid bacon or butter,sour milk,这些都可以用来表示食物坏了;语义差别同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3 Section A中的amaze一词,与astound和surprise有细微差别,在讲解专有名词时,可以就该名词涉及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此外,还需让学生明白很多词有其文化内涵,如“龙”在不同的文化里内涵有巨大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在外国政治漫画和其他视觉形象中,龙常常被用来象征中国,但很多龙的形象实际上是Dragon或有Dragon的影子,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被用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人的威胁。很多电子游戏中有Dragon,但是编者往往把凶残的Dragon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其他的诸如数字、颜色词、动植物在不同文化里涵义也不同:汉语“蓝眼睛”的含义是foreigner(外国人),英语blue-eyed并非“外国人”而是“受宠爱”;4和7是中国人的忌讳,而西方人对13讳莫如深;汉语的“胆小如鼠”翻译成“as timid as rabbit”等。只有正确掌握了词的涵义,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2.篇章文化背景导入 通过引入课文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读懂文章内容,也更能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层思想。《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1 Section A标题是Time Conscious American,讲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的时候,可以谈论一下我们自己的时间观念,教师还可进一步谈论英国人、日本人等的时间观念,以此进行文化间的比较与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3是关于跨国婚姻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跨入了跨国婚姻行列,其中会有很多冲突,原因是文化差异,学习者置身于中西文化的冲突之中,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差异,增加了中国人的切身感受。《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 2描述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15岁的女孩Sandy化浓妆、扎耳洞、听摇滚乐、穿奇装异服、不听父母管教,简直就是一个问题少年,这样的场景在我国也有,孩子叛逆,不听从父母的管教,与父母关系紧张。学生可根据此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积极的课堂讨论,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体会。 3.随堂知识的输入 在教学的两个学期中,会碰到诸多节日,比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中秋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教师可介绍该节的来历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加深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对比。此外,课堂上还可就相关的电影所展示的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如《新视野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1的词汇听写练习,对《律政俏佳人》中呈现的中美教育差异进行讨论,其他诸如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热点。 4.母语文化的导入 由上文中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介绍,可得知绝大多数课文来自美国,还有来自英国的,关于我国文化的文章很少,由此导致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教学,鲜少涉及母语文化,使得母语文化处于基本被忽视的状态。英美文化在我国蓬勃发展,而传统母语文化却在英语教学中渐行渐远,这是顾此失彼的。因为:第一,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如chinglish。第二,母语文化的导入能促进外语的学习,英美文化也有与中国文化相同的地方,如ok的手势,但其在日语里表示money的意思。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如西方的信仰上帝,而我们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理念与思想: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因为不同,我们才去关注如何不同,以此加深文化理解与宽容。第三,在英语教学中,讲解英美文化是文化的引进,使得学生了解了该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中会使用母语文化,这是文化的输出,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导入母语文化。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3 Rich meeting his future-mother-in-law中,Rich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在未来丈母娘眼里败得一塌糊涂:第一次见面时的穿着、送给作者父母的礼物、饮酒、批评未来丈母娘的厨艺、餐后对彼此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在讲解此文章时,可以就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讲解。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母语文化意识的灌输,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必要的人文素质(孙娟,2007)。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加入文化的导入,关注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有很多相关的专注和教材出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我国介绍和引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是外语界,外语教师也就承担了传授与讲解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鉴于外语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及与国际的接轨,以及通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现实,我国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应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殷和素,严启刚,2011)。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既是顺应时代而生,又是如今高校培养人才之需要。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2007年,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目前跨文化交际在全国高校开设的情况来看,有的学校将此课程列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有的将其列为选修课或通识课,总之,它与英语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但这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远远不够,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本文就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谈谈如何从跨文化视角使用此教材。 二、跨文化交际 1.语言与文化的含义 现代语言学家对语言提出了各种定义,目前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是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体系。从其语言功能来说,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及表现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什么是文化呢?(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那么语言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动态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并能就该语言进行成功的交际。简单地说,大学英语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过去我们的英语教学常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是有区别的: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结构方面的能力,主要指对语言本身的认识能力,既包括语音、词汇方面,又包括句法方面;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使用语言的技巧能力和应变能力。语言能力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使用语言交际能提高语言能力。交际与文化密切相关,Kramsch(1993)指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交际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学习与目的语文化学习不可分割。束定芳(1996)指出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Oatey和Franklin(2010)也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完成的。因此,外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培养学好一门外语必需的文化意识,以及发现和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Hadley,2004:384)。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殷和素,严启刚,2011)。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介绍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都在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新视野教材文章主要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涉及了诸如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科技、体育、风俗人情等各方面,注重信息性、趣味性、时代感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绝大多数课文来自美国,文段中出现了大量的美国人名、地名、美国俚语、美国词汇、美国人的行为模式及他们的价值观。可见《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的内容大部分反映的是美国语境下的文化层面。 四、《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跨文化分析及应用 1.词汇导入与交际能力培养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至第四册每个单元都有AB两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都列举了单词、短语及专有名词。在讲解单词时,教师需明白单词意义之间的多重关系:①同义现象:方言同义:英式英语autumn和美式英语fall,lift和elevator,subway和underway等;文体同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3 Section A的最后一段,作者提到的“He has been gone many years now,but I think of him often”中的be gone表示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与此同义的有kick the bucket,die,pass away,go to heaven,decease等,但这些词在文体上有差异,有的正式,有的中性,有的非正式,pass away是die的委婉用语,在此可以进一步列举关于die的英语委婉用语,同时让学生回忆中国文化里表示“死”的各种委婉用语,促使学生从中比较中西文化;情感同义:如第一册Unit3 SectionB的第一段中的“An elderly man had collapsed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elderly是委婉用语,意为上了年纪的,外国人一般不说old man,而用elderly man代替,the elderly泛指老人,英美人士不太喜欢old这词,即使表示“我老了”,讲到statesman的时候,就要区分politician;搭配同义词:rotten tomatoes,addled eggs,rancid bacon or butter,sour milk,这些都可以用来表示食物坏了;语义差别同义:《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3 Section A中的amaze一词,与astound和surprise有细微差别,在讲解专有名词时,可以就该名词涉及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此外,还需让学生明白很多词有其文化内涵,如“龙”在不同的文化里内涵有巨大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在外国政治漫画和其他视觉形象中,龙常常被用来象征中国,但很多龙的形象实际上是Dragon或有Dragon的影子,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被用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人的威胁。很多电子游戏中有Dragon,但是编者往往把凶残的Dragon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其他的诸如数字、颜色词、动植物在不同文化里涵义也不同:汉语“蓝眼睛”的含义是foreigner(外国人),英语blue-eyed并非“外国人”而是“受宠爱”;4和7是中国人的忌讳,而西方人对13讳莫如深;汉语的“胆小如鼠”翻译成“as timid as rabbit”等。只有正确掌握了词的涵义,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2.篇章文化背景导入 通过引入课文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读懂文章内容,也更能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层思想。《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1 Section A标题是Time Conscious American,讲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的时候,可以谈论一下我们自己的时间观念,教师还可进一步谈论英国人、日本人等的时间观念,以此进行文化间的比较与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3是关于跨国婚姻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跨入了跨国婚姻行列,其中会有很多冲突,原因是文化差异,学习者置身于中西文化的冲突之中,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差异,增加了中国人的切身感受。《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 2描述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15岁的女孩Sandy化浓妆、扎耳洞、听摇滚乐、穿奇装异服、不听父母管教,简直就是一个问题少年,这样的场景在我国也有,孩子叛逆,不听从父母的管教,与父母关系紧张。学生可根据此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积极的课堂讨论,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体会。 3.随堂知识的输入 在教学的两个学期中,会碰到诸多节日,比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中秋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教师可介绍该节的来历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加深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对比。此外,课堂上还可就相关的电影所展示的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如《新视野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1的词汇听写练习,对《律政俏佳人》中呈现的中美教育差异进行讨论,其他诸如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热点。 4.母语文化的导入 由上文中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介绍,可得知绝大多数课文来自美国,还有来自英国的,关于我国文化的文章很少,由此导致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教学,鲜少涉及母语文化,使得母语文化处于基本被忽视的状态。英美文化在我国蓬勃发展,而传统母语文化却在英语教学中渐行渐远,这是顾此失彼的。因为:第一,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如chinglish。第二,母语文化的导入能促进外语的学习,英美文化也有与中国文化相同的地方,如ok的手势,但其在日语里表示money的意思。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如西方的信仰上帝,而我们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理念与思想: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因为不同,我们才去关注如何不同,以此加深文化理解与宽容。第三,在英语教学中,讲解英美文化是文化的引进,使得学生了解了该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中会使用母语文化,这是文化的输出,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导入母语文化。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3 Rich meeting his future-mother-in-law中,Rich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在未来丈母娘眼里败得一塌糊涂:第一次见面时的穿着、送给作者父母的礼物、饮酒、批评未来丈母娘的厨艺、餐后对彼此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在讲解此文章时,可以就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讲解。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母语文化意识的灌输,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必要的人文素质(孙娟,2007)。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加入文化的导入,关注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有很多相关的专注和教材出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我国介绍和引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是外语界,外语教师也就承担了传授与讲解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鉴于外语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及与国际的接轨,以及通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现实,我国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应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殷和素,严启刚,2011)。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qikandaodu/2020/1215/463.html



上一篇:建构主义教学观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分
下一篇:高校外语教学多元化模式构思与实践探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